一只青海藏羊的自述!
来源: 海南州藏羊产业协会 发布日期: 2022-04-08 11:53:11 浏览次数: 作者: 华藏杰

青海高原的牧区总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5.5%,拥有草地4.8亿亩,是全国五大畜牧业基地之一。蓝天是我们的被子,草原是我们的温床。我们是几万年前就已自由自在奔跑在青藏高原上的藏羊。

我是高原牧民祖辈赖以生存的根本


我们一直生活在青藏高原上,是我国四大原始绵羊品种之一。我们藏羊家族被分为三部分,我叫高原型藏羊,因为我们适应高海拔环境,而且体格大,身躯也长。


欧拉型藏羊最大特点是喜欢相对湿暖的环境,它的生长发育很快,因此它体型高大,骨骼也壮实,食量也非常惊人,所以它的身材看上去就非常丰满,产肉比我和山谷型藏羊都要多。


而山谷型藏羊虽体格小,大多生活在山地峡谷,却形体紧凑,矫健有力,善于爬山远牧。



在自然放牧条件下,我们是牧民的主要肉食品之一。而我们的毛皮结实、耐磨,是牧区藏族牧民不可或缺的御寒用品。因此,我们浑身是宝,是高原牧民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根本。


我优势明显却形不成产业规模



虽然我们有很多优点,但是从古至今牧民们一直逐水而居、逐草而居,形成粗放式的生产方式,造成商品率非常低,根本不能展现我的价值。最主要的原因是高海拔草地枯草期长达八、九个月。自然且大量放牧会引发枯草期,导致我们总是吃不饱,而且母羊繁殖的周期长,还导致羔羊的死亡率到达峰值。此外,随着牧区人口的连续增长,致使原有的草场资源不堪其重负,草地畜牧业陷入了恶性循环。



其实,我们那时的处境就是前些年青海高原草地畜牧业生产的缩影。当然,科技工作者对我们不会视而不见。他们视我们为高原独特珍宝、让我们变成牧民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


我正在成为青海特色产品的代名词



如今,在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青海形成了一整套推动草地传统放牧藏羊向高效、集约、生态化方向发展的技术路径、技术生产体系,使藏羊产业已经走上了规模化发展之路,实现了草绿人富。



传统生产方式的改变,加速了青海高原生态畜牧业发展,也让青海草地畜牧业的优势日渐显现。作为其中的主角之一,我们也走向了全国,品牌越叫越响,和牦牛同时成为了青海特色畜产品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