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势勃发启新程
来源: 海南报 发布日期: 2022-05-17 06:04:11 浏览次数: 作者: 华藏杰

立夏之后的草原开始泛绿,同德县河北乡格什格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才旦准备将牦牛从冬季牧场转场到夏季草场,成群结队的牦牛在圈舍周围“撒欢”,场面好不壮观。 image.png才旦祖辈以放牧为生,这些年通过集中发展牦牛产业,他已经实现了致富。尤其合作社划入有机(良种)牦牛繁育示范园区后,为合作社转型升级带来历史性机遇。


以有机(良种)牦牛繁育示范园区为契机,这些年同德县在坚持中探索变化,在变化中创造新生活,目前全县共有181个合作社、141个家庭牧场,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成了青海省重要的牦牛主产区之一。

image.png 2018年,共和县倒淌河镇次汗达哇村东周才让一家生活迎来转机,村上成立的尕海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正式运营,藏羊养殖成为产业发展重点。


次汗达哇村137户354人全部入股合作社,藏羊、牦牛、耕地和草场也都折股量化,共入股草场2607公顷、耕地173公顷,东周才让的生活有了奔头。


2019年,次汗达哇村实现整村脱贫。目前,次汗达哇村人均收入10577.54元。


午后的贵德县常牧镇都秀村艳阳高照,养殖合作社负责人先巴扎西刚把牛群赶回牛棚,便开始忙着投喂饲料。

image.png“合作社养殖了200头牛,辐射带动了6户牧民,去年分红每户两万元。”先巴扎西说着一口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常牧镇拥有宜农生产的耕地资源,宜牧发展的草场基础,具备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半农半牧产业优势突出。


目前,常牧镇牛羊存栏30万只,拥有40多家养殖合作社。


走进共和县恰嘎畜牧业有限公司的“水培牧草”种植大棚,一株株绿油油的牧草在奋力生长。


图片


作为以发展畜牧产业为主的海南州,牧草质量的好坏对畜牧业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水培牧草”却如一剂良方,能够缓解天然草场的压力,为养殖牛羊和维护草畜平衡提供了新的方法。


公司总经理索南仁青介绍,‘水培牧草’可以减轻天然草场的放牧强度,把天然草场的载畜量控制在一个平衡的范围内,这就通过‘种草养畜、以草定畜’保护了当地草场,从而也就有效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畜牧业发达不发达,就看草产业发达不发达”。这些年,海南州坚持做大做强草产业,不断培育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草产业龙头企业,通过“种草养畜、以草定畜、草畜联动”的方式减轻天然草场的放牧强度,以此来保护天然草场。


达杰是贵南县黑羊场的牧民,在他眼里,黑藏羊是贵南草原上的“黑珍珠”,也是牧民群众增收的“宝贝”。


图片


近年来,贵南县依托“1210”黑藏羊发展模式(黑藏羊保种养殖协会+2个示范村+10个合作社),形成“企业+合作社+牧户+基地”的产业链,助黑藏羊扩繁和牧民增收。


目前,黑藏羊保种规模增加至2.4万只,同比增长120%,到2022年力争达到7.2万只。


纵观海南州的发展历程,畜牧业对振兴农村牧区经济,促进农村牧区发展,提高农牧民收入和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作为全省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海南州牦牛、藏羊养殖是最具潜力、最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


眼下,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海南州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充分利用高寒地域特征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为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贡献着“海南力量”。